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快讯 [科学新闻]崔雪锋:气候科研应补缺 发布时间:Tue Jan 18 08:22:00 CST 2011

作者:唐凤

“1月份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工作组要召开主要作者会议,正式启动第五次评估报告的撰写工作。按惯例,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就是会把2006~2012年间,学界里相关领域得出的新进展和认识综合起来,通过多次专家和政府的广泛评审,编撰而成。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崔雪锋研究员这样描述自己参与的工作,他是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WGII)主要作者之一。

2010年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可谓波折重重,年初,由于灰色文献IPCC连遭信任危机,相继陷入冰川门亚马逊门。加上去年数据问题引发的气候门,甚至全球变暖这一议题也开始遭受质疑。那么,在第五次报告的撰写中,科学家们怎样才能避免再次出现尴尬的局面呢?

连环套与持续性

“IPCC的声名在200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可以说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经过随后的冰川门,又遭致了很多质疑的声音。崔雪锋说。AR4引用的被称之为灰色文献的东西是指非正式发表的文章,这种数据往往没有经过专业评审。

崔雪锋表示,在AR5的撰写工作中,对非正式发表文章的引用有很严格的控制,只要是非正式发表的文章,引用前必须通过专家评审。无论是在关键数据,文献引用,撰写过程,审查程序上,AR5肯定要比AR4严格得多。

其实,科研工作本身就像一个连环套。科学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向前不断推进的,一个研究结果不可能是研究者完全没有引用或是参照别人的工作,仅靠个人研究就做出来的。完全不引用别人工作的文章,别人也不敢让你发,你的东西凭什么可信?崔雪锋说。

既然要引用别人的结论,这里就可能有风险。因为就算正式发表的文章也有不可靠性。如果所引用的内容本身就是错的,那样后续的文章,是否也应该被撤掉?

科学必须是一个很严谨的过程,引用了错误的数据,整个结果也可能被质疑。仅仅拿被Science撤销的论文来说,有很多已经被引用了几百次,这样的话,那进行引用的几百篇论文也应该被质疑,可能范围越扯越大,这就是一个连环套的表现了。崔雪锋说。

这个连环套的源头还是在个人,这里只能更多地靠科研工作者的自律,以及同行评议的监督。说句玩笑话,科学家的职业道路是很辛苦的,辛苦钻研那么久,一件事请把你抹黑了,一辈子抬不起头,你说你图什么?

另外,气候变化科学同很多其他基础学科一样,面临着缺乏持续性的问题。崔雪锋提到,一般一个项目持续3~5年,后续基金申请不到了,只能换另外一个方向,原来的工作就搁浅了。而在国外,很多科学家一辈子就研究一个方向,这样,他对自己的工作认识会非常充分,储备也会很丰富。

可以说,在中国,我们的科研工作往往是缺乏连续性的,这种跳着走的现象是很可怕的。崔雪锋认为,不是说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个方向是好事,但是至少要保持一个核心,并且,在一条主线上,不停地引入新的东西,才能有创新。

同时,让崔雪锋挠头的是,中国的数据共享机制还不是很完善。也许当时有个很好的想法,要往下走,但是缺乏数据积累,就走不下去,还有可能走弯路,这样会浪费很多资源和时间。而国外的数据共享已经比较成熟,数据发出来后立刻可以共享,其他人就能在这个基础上往前走。这导致的是我们可能需要用10年、20年走的是别人5年就能走完的道路。

科研怪圈

实际上,全球气候变化这个领域,不论哥本哈根还是坎昆会议,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已经是政治的东西了,科研很大程度上成为政治的武器。其实,在哥本哈根,这么多国家一起努力还是没有达成一个减排具体方案,在坎昆没有什么重大突破我不觉得奇怪。崔雪锋说。

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科学已经开始与政治联手。这在欧美等国表现很明显,国际会议上,发达国家通常凭借其强大的科研力量,拿他们的数据攻击别人。崔雪锋说: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就是我们需要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数据。这样在国际谈判中,我们才能为国家争得更大利益。

但是,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科研还是很薄弱。之前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区域气候变化,全球研究的投入不多。尤其,中国在地球系统模拟方面的投入还非常少。

而且国外的顶级杂志包括ScienceNature往往更欢迎对中国持批评论调的文章去投稿。而真正对中国有利的文章,在国外的刊物上发表要相对难得多。崔雪锋无奈地说:国内现在对ScienceNature有些过度神化,作为科研工作者,还是要以追求科学事实和真理为己任,尤其是年轻人更需要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地搞科研。另外,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尽量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在国际谈判中争得有利地位尽可能提供我们的科学数据和成果。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1年第1期 学界)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