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快讯
首届“中丹北极科学研讨会”在丹麦哥本哈根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Wed Oct 24 21:05:00 CST 2018
10月17-1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部、丹麦高等教育与科学部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UCPR)、丹麦科学与高等教育署、丹麦气象研究所承办的“首届中丹北极科学研讨会”在丹麦哥本哈根成功举办。由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组织的来自国内12所高校研究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与来自丹麦11所高校和机构的近30位北极研究学者齐聚一堂,就双方共同关心的北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丹麦高等教育与科学部高级主管Frej Sorento Dichmann与北京师范大学程晓教授担任本次研讨会联合主席。丹麦气象研究所主任Marianne Thyrring女士、中国驻丹麦大使馆科技参赞彭斯震研究员、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孙洪总工程师和全球环境处张贤博士出席此次研讨会。 10月17日上午会议开幕,彭斯震参赞代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欢迎与会专家的到来。他表示中国非常重视北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及其对中国及全球气候的影响研究。在丹麦高等教育与科学部、中国科学技术部及中国驻丹麦使馆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力推动下,首届中丹北极科学研讨会得以成功召开。他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充分交流,为进一步促成中丹北极合作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丹麦气象研究所主任Marianne Thyrring女士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并对丹麦涉北极研究的主要机构和大学进行了简要介绍。她认为丹麦和中国科学家在北极观测设施建设、北极区域气候模式和格陵兰冰盖等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 孙洪总工程师代表主办方中国科技技术部致辞,他表示中国和丹麦历来重视北极研究,但双方的交流合作仅限于少数科学家之间的小范围合作,首届中丹北极科学研讨会为中丹科学家搭建了一个重要的沟通交流平台,希望中丹北极交流与合作能形成长效机制,包括定期举行研讨会、共建中丹北极联合研究中心等。 开幕致辞后,中丹北极科学研讨会进入分会报告阶段。研讨会共分为三个主题,分别为:北极海冰的观测、模拟与预报,格陵兰冰盖及海平面变化以及北极海洋与海洋生物。来自清华大学的徐世明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的陈显尧教授和兰州大学的张廷军教授分别与丹麦科学家共同担任三个分会的主持人。在三个分组会议中,学者们分享展示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针对共同关心的前沿科学问题及拟开展的合作研究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10月18日,三个分会场主持人对中丹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及潜在的合作方向进行总结。他们一致认为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的快速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是北极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中国和丹麦科学家应当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进一步的合作研究。潜在的合作方向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3个方面:1. 合作提升对格陵兰冰盖环境与气候的监测能力;2. 合作发展海冰和北极区域气候模式;3. 合作开展北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研究,包括北极航道开发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
会议联合主席、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秘书长程晓教授在开幕式和闭幕式环节做了两次主题发言,分别介绍了中国的北极政策与科研概况和中国科学家正在稳步推进的“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丹方科学家对“三极计划”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在北极研究方面与中方科学家展开深入合作。 会议联合中心Frej Dichmann主管代表丹麦高等教育与科学部致闭幕词,表示首届中丹北极科学研讨会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中国和丹麦科学家进行了务实和高效的交流;他表示将把中丹北极科研合作列入中丹政府间科技合作的的重点领域,尽快投入资金支持中丹科学家开展实质性合作。 2018年1月我国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 此次中丹北极科学研讨会是落实白皮书精神、大力推动我国大学研究所与北极国家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举措。首届中丹北极科学研讨会是“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下称:联合中心)成立以来承办的首个国际学术会议,联合中心成立于今年4月,目前成员高校达33所,同时得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等机构研究院所的积极参与,联合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多期前沿论坛,并与挪威、丹麦、芬兰、欧盟、格陵兰、冰岛、北极大学等国家、地区和组织、机构等开展了交流合作,在国际国内形成了相当的影响力,成为我国极地科研领域对内整合协调力量、对外参与对话与合作的一支新兴重要力量。 相关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