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快讯 我院徐冰教授团队青年教师田怀玉入选盖茨基金会—科技部“大挑战2015 青年科学家50人 发布时间:Mon Oct 19 16:10:00 CST 2015

      我院首席科学家徐冰教授团队青年教师田怀玉因其在全球健康领域研究的贡献,被提名票选授予2015年度盖茨基金会—科技部“青年科学家”(Grand Challenges—Young Scientists)。提名投票由邵一鸣教授、施一公教授共同主持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完成,授奖仪式将于2015年10月由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与盖茨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苏珊•德斯蒙德•赫尔曼颁发。
      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发起的“Grand Challenges”将于本月首次在中国举行年会。本次年会由中国科技部与基金会联合主办,以“创新驱动发展,携手共赢挑战”为主题,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800余位科研人员、政府官员以及国际组织代表,与会者将围绕全球健康与发展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本次年会特别增设了“中国科技创新”专场。为聚焦并展示中国创新实力,年会将为50名优秀中国青年科学家颁发“大挑战2015•青年科学家”证书,以鼓励他们继续致力于全球健康与发展领域的创新事业。
      田怀玉,201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全球院徐冰教授团队。研究领域为生态、进化与传染病流行病学模型,先后在PNAS、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Associate editor,十余本SCI、核心期刊审稿人,中华医学会专家。
      徐冰教授一直从事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重点是传染病传播机制和空间流行病学研究。曾担任国家973项目“利用遗传地理时空模型预测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及控制策略研究”首席科学家,面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关系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努力探索开拓跨学科研究的新方向,获得了系列科学成果,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徐冰教授团队通过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分子遗传学微观分析与地理学宏观研究相结合,实现了多源遥感数据的时空融合和禽流感传播中时间和空间的耦合,提出并建立了禽流感网络时空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在研究候鸟传播方式和家禽传播方式的关系、候鸟迁徙路线与遗传信息的关系、群体流行病学模型和智能体个体模型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从全球尺度、中国尺度到区域尺度禽流感的传播机制和预测的综合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科学结论,为我国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建议,也为这项跨领域跨学科的未来研究提供了数据、方法、模型的平台,使这项多学科融合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目标。共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其中SCI论文70篇,并出版专著7篇。论文刊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突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自然子刊--科学报道(Scientific Reports)和国际地理遥感顶级刊物—美国地理学会年报(Annals of AAG)、环境遥感(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环境国际(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等杂志。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