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首页»安全宣传» 安全事故通告
清华大学实验室爆炸敲醒安全管理警钟
全球院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 马海燕)位于清华大学西北门的何添楼,这个周末显得格外冷清。空气中已经闻不到焦糊味,三三两两路过的人看看发黑的墙壁,大多低头离开。 18日,该楼231室的一声巨响让这里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北京市海淀区安监局初步确认这起爆炸事故是在学生做化学实验中发生的,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虽然明火被迅速扑灭,楼内及周边师生被疏散,但一名实验人员当场死亡。 一时间,互联网上出现许多对这位不幸遇难的32岁的孟姓博士后表示惋惜、难过的声音。未婚,家中长子,母亲卖鸡蛋供其上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在清华做博士后才一年多,眼看今年就要博士后出站去大学教书了,他却走了。 惋惜之余,人们更反思如何避免类似事故发生。无论最终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爆炸,都为科研人员敲醒了实验室安全警钟。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罗民撰文称,200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某化学实验室就曾因危险化学品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酿成一人死亡的惨剧。不论学科、不分中外,保证操作安全均是实验研究的第一要务,如何建立有安全保障的实验硬件系统,建立并有效执行规范的实验安全制度,是当下整个科研体系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一项对2001年至2013年中国100起典型实验室事故的研究表明,火灾和爆炸是实验室事故的主要类型,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仪器设备和压力容器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不当、疏忽大意以及电线短路、老化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涉及各类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化学实验无疑是比较危险的。根据公开资料,过去两年,就有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北京大学化学楼发生过实验室起火,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化工学院实验室发生过爆炸。 罗民称,国内高校在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实现化学实验室的有效管理,资源的合理利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科研创新平台的共享已经成为实验室能否有效培养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和对外服务的关键。 《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共18大条,涉及仪器设备管理、保管、卫生、安全、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等,每大条下面还有若干条具体规定。另外,该校对化学危险品安全监督管理也有详细规定。 规则不可谓不清晰,但实际做到的有多少可能只有相关人员清楚。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硕士研究生王鑫表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已经很严格,定期安全检查已成惯例,但还有很多漏洞,一方面检查人员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实验人员时间长了也会麻痹大意。一些常规事故还是可以通过规范管理来避免的,至少可以做到避免人员伤亡。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袁荃表示,要时刻保持警钟长鸣的状态,学生大多年轻不成熟,他们没有经验,想不到小的危险和事故所带来的巨大危险,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醒和教育。(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