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快讯 “京师一号”极地观测小卫星在轨运行满周年,我院在京发布极地遥感数据成果 发布时间:Tue Sep 15 06:47:00 CST 2020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南极和格陵兰冰盖持续变薄,北极海冰快速消退,全球海平面持续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更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为提升我国对极地冰雪环境的卫星遥感监测能力,我院科学家在学校和科技部的共同支持下,与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研制了我国首颗专用于极地观测的小卫星--“京师一号”。 该卫星于2019年9月12日成功发射入轨,目前已在轨运行一周年,且载荷状态良好,将继续开展极地卫星遥感监测。

  2020年9月12日,在京师一号小卫星在轨运行一周年之际,我院在京召开“京师一号”(研制代码:BNU-1)小卫星在轨一周年暨极地遥感数据成果发布会,公开发布卫星在轨运行一年以来所获取的部分南北极遥感数据及应用成果。来自中山大学、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东方红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善县、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BNU-1小卫星设计适用于极地和中纬度环境监测,其主要载荷为1台专门针对极地观测设计的高动态场景宽幅相机,通过对同一地物自动进行长、短两次曝光,输出融合后的图像。该技术可有效改善冰雪、陆地水体同时存在的高动态场景成像效果。自发射入轨以来,京师一号卫星已获取影像2501幅,其中南极冰盖影像850幅,北极数据1025幅。已生产高质量少云南北极1级遥感数据产品超过244景,产品分辨为80m。目前数据均可在卫星数据引接系统(http://earth.bnu.edu.cn)免费登记下载。在科学应用方面,BNU-1小卫星已成功大型冰架--埃默里冰架历史性的大崩解事件进行了连续的监测,还完成了2020年格陵兰岛70米分辨率遥感制图。此次数据的公开发布,同时也是向全球极地科研工作者发出了邀请,共同挖掘京师一号极地遥感数据的应用价值。

  BNU-1卫星是我国“三极天基观测系统”的首颗试验卫星。卫星1级产品生产系统由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专家组成的联合技术团队构建运行,该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得到了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罗星街道归谷科技园区、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嘉兴遥感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广泛支持。此次BNU-1小卫星极地遥感数据的发布,弥补了我国长期缺乏极地遥感观测数据的短板,对于促进我国极地与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BNU-1卫星同时也是师大百年校史中研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本次发布会上,我院向校史馆杨桂明馆长移交了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京师一号”小卫星的1:1模型,该模型将作为展品在校史馆永久展出。

  

  全球院吴其重副院长向校史馆杨桂明馆长移交京师一号小卫星模型




相关附件: